期刊简介
本刊是以反映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我国高中级卫生职业教育领域惟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在我国卫生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广泛而重大的影响。杂志为半月刊,是我国医学教育类期刊中出刊周期最短,期容量最大的期刊,也是我国医学教育类期刊中惟一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社会效益高和经济效益佳)期刊”的杂志。因此,她是广大医学教育和临床工作者了解信息,交流经验,表达成果的最佳选择。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1246
- 国内刊号:62-1167/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
藏汉高中生灾后异地借读的心理适应浅探
赵国军;刘海健;种媛
关键词:藏族, 汉族, 高中生, 灾后, 异地借读
摘要:1 问题的提出根据一般压力理论,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随着诸如自然灾难、失业、亲人丧失等消极事件的出现,个体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随之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 即使像结婚、生子、职位提升等被公认为积极的事件,也同样因为对个体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造成冲击而需要个体重新适应新生活,同样有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个体在生活事件发生后表现出来的这些负性情绪体验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个体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对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在经典的适应理论中,Brickman和Campbell[2]提出了快乐踏步机理论(Hedonic Treadmill),他们认为个体心理健康虽然会随着生活事件的发生而产生波动,但平均而言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在这类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态均衡理论[3]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个稳定的定点,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虽然造成了心理水平暂时性下降或上升,但适应能力所产生的动力足以促使人们朝着原有的水平回归,终达到原来的心理状态,因此适应的发生是必然的而且是迅速的. 但随着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发现在某些重大事件中创伤会对心理造成一些更为长久的影响,因此经历创伤的个体是否能够复原如初,依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4-5].相对于离异、丧偶、失业等更为常见的生活事件,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罕见性,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积累. 以舟曲泥石流为例,在事件发生后所进行的心理调查均显示,经历灾难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以下,问题检出率较高[6-7].这一结果是显然的,重大事件造成了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但按照动态均衡理论,经历灾难后的个体会逐渐回归到原有的水平. 因此,有必要进行追踪调查.此外,本文被试者在泥石流之后转移异地就读,环境的变迁也是重大生活事件之一, 被试群体一部分为藏族学生,异地就读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同样会对被试者造成心理压力.本研究探讨重大事件发生一年后,青少年的心理恢复状况,从而验证适应理论的适合性.
友情链接